第三十二章(1 / 2)

出水芙蓉 胡少龙 3171 字 4天前

三十二

跨出县境天地宽欲借真经换日月

真是一个晴朗的清晨,才6点钟天已大亮,忙着赶路的书记们一坐上依维柯就觉得浑身冒汗,刺扎扎的。有人嘀咕了:“车上应该有空调。”有人干脆嚷嚷的:“司机贵姓,把空调借着开开。”坐在车头的大县农工部的任从平科长从中调和着说:“这是张师傅,是特地从沙市古城旅游公司租来的。一定比前不久在堤上防汛要舒适得多。”只见那张师傅一副刚毅的梭角分明的男子汉脸相,他转过脸略微笑意的对大家说“车子一启动就开空调,包大家比在小姐的包房里还温馨和舒适。对不起,这是笑话,我这人爱说笑话,一路上大家就会把我从头到脚从外到内看个透的。”他那男子汉刚毅的笑脸和那接近普通话的好听的男中间嗓音,表示得那么适度和那么友善,大家不再发牢骚说怪话了。跑四方的人还真有两下子,一下子就控制了车上的局面,令任科长深感佩服,自愧不如,真是在机关呆得年长月久了。任从平照名单清点好人头,又下车去和欧阳副部长汇报。欧阳平、张道然、县委办公室的黎曙光副主任、县供销社的严奉洁主任在红旗牌的小轿车旁聊着。欧阳平听了任从平的汇报,便请示张道然说:“人都到齐了,动身吧?”张道然目光炯炯,爽快地说:“好,趁着凉爽,早点赶路。”欧阳平转向张道然,建议说:“张县长,让小任到您车上,小车跑得快,走在前好先联系吃住,我到大车上,随时和你们联系。”张道然还是说:“好,上车吧。”张道然今早心情好,什么事都准奏。

小车大车一前一后,刺地驶出大县宾馆,驶出清晨已掀闹起来的县城,徐徐地向武汉方向进军,他们一路驶上一o七道,经过湖北与河南交界的武胜关,再走信阳,走埠阳到达太和县,马不停蹄地一天赶了700多公里路,不说坐车的都疲倦了,那司机硬直着腰板,正视前方,神经高度集中了十多个小时,终于在太和酒店歇下脚来。此前,已有供销社组织的先遣队已于昨天抵达了太和,并联系好考察参观和吃住等事宜。从外景来看,太和县城还不胜过大县县城,最高的房屋不过四五层,大部房子外墙裸露,没有镶瓷砖或刷涂料,街道也就二三十米宽,没有象大县县城的环城大道五六十米宽,还有绿化带,彩板人行道。这些乡镇的副书记安顿下来后,又在凭窗嘀咕:“太和有什么学的,我看就不如我们大县,过去在我们鱼米之乡的大县讨米的乞丐不就是他们安徽老么!”

当天的晚餐,由太和县供销社接客一桌,也就是俗称的“接风酒”,其余由大县自己安排,在大餐厅就餐。接风酒安排在二楼的翡翠厅包房。接有大县来的张道然、黎曙光、欧阳平、严奉洁等人参加。太和县的县委办公室主任钱祖栋、县科委主任易光龙、县供销社主任霍贤东等相陪。太和县供销社办公室主任卓元志负责席间服务和相陪。此前,先遣队的同志向太和方面的领导介绍了大县的领导,双方相互招呼握手相认。接风酒桌上安排了太和县的传统名菜佳肴,有炖肉、烧猪腿、蒸鳝鱼乔、鳍鱼煲、瓦罐鸡、芋条酥、玉米糊、麻辣脆等,太和牌的瓶装白酒。包房属套房式的,一间作餐厅,一间作打座间。席间,钱祖栋首先举杯敬酒,很客气地说:“非常欢迎湖北大县的张县长一行来我们太和传经送宝,我们太和就是紫禁城里的太和殿的太和,尽管本人不胜酒力,我还是先敬各位一杯,干!”张道然不好推辞,也举杯一饮而尽。接着就是霍贤东举杯敬酒。张道然推辞说:“我的确点酒不沾的,你的心情我领了,只能意思点。”霍贤东抢着理说:“什么叫意示点,县长大人,典酒不沾是对的,可太和酒不是典酒,香得很,按我们太和的规矩,沾酒就是三杯。”此前,张道然听严奉洁介绍过,说太和县的供销社主任都是县委常委,自己尽管是副县长,不过是县委委员。想到这里,再看霍贤东那架势,非让人饮了才罢休的,他不再推脱,按酒席说的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已罗,便只好同桌上的其他人一样一饮而尽。接着又是易光龙敬酒,三杯下肚,张道然自觉头脑还很清醒,没有乙醇的晕厥反应,他不知这是心境问题,还是太和酒醇而不醉的缘故,便放松了警惕,还主动回敬起对方的酒来。太和人敬酒是主客一人一杯,大县人在桌席上虽是谦让,但也得礼尚往来,给太和人每人敬酒一杯,也就是酒桌上常说的“借花献佛”。这些算来一个人至少要喝八杯酒,一桌人就这样杯觥交盏,你来我往的却不知不觉地饮下了四瓶,最后以霍光东举杯共饮了圆桌酒,方才放下酒瓶。一直守在包房里斟酒接菜的服务小姐过来轻柔地问:“客人需要上什么主食?”钱祖栋转向张道然说:“还是吃点米饭什么的,你们湖北人喜欢吃米饭的么,过去我们安徽只有小米和面食吃,米饭稀罕,现在不同了,也有足够的米饭了,你们大县呢?”张道然趁着酒兴奋地说:“我们大县是鱼米之乡,物阜民丰而得名大县,习惯上以米饭为主,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欢喜面食了。”易光龙插话说:“七十年我去过你们湖北的监利,那距你们大县多远呀?”黎曙光回答说:“我们大县紧邻监利,从监利要不了二个小时就可到我们大县。”这时,小姐端来一大汤碗白花花的米饭,要给张道然的小饭碗内添饭,他摆着手说:“什么都不要了,我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罗!”一餐饭花去了二个多小时,总算满意地散去。

第二天早餐后,张道然一行兴致勃勃地来到太和宾馆三楼装贴墙纸、地毯、空调的小会议室里,听取太和县有关薄荷生产的经验介绍。由霍贤东主持会,太和县常务副县长谢作棠介绍有关情况。谢副县长虽然脸相清癯,可啜音高吭,他用标准而粗旷的男声说:“首先,我代表太和县委县政府,向前来我县考察薄荷生产,传经送宝的湖北大县的张县长一行表示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问候。你们不顾炎天暑热,不辞辛劳,为了大县的发展大计投石问路,确实令我们感动。我们并没有什么经验可谈,下面介绍三个方面的情况,也是向各位客人作个汇报。一是我们太和县的县情;二是薄荷的生产和发展过程;三是我们今后的发展思路。”谢作堂介绍说,太和县位于皖西平原,是一个农业大县,它辖三十一个乡镇,七百三十七个行政村,一百四十四万人口,国土面积一千八百二十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一百八十四点三万亩。全县农业年总产值三十六亿元,工业总产值五十六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七十五亿元,财政收入一点五五亿元。全县已建成粮食、薄荷、香椿、尼龙绳、装饰板、高碘矿泉水等六大特色产品基地和薄荷油脑等四个全国最大的特色产品销售市场。太和县从一九七三年开始引种发展薄荷生产,一九八九年太和薄荷种植和加工被列为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一九九六年被批准为国家级支柱产业,品种提纯复壮与良种繁育星火计划项目。全县薄荷种值面积达二十五万亩,年产薄荷原油三千吨以上,平均亩产十二公斤,总产值三点六亿元,人均(农业人口)薄荷收入二百四十元,占农业纯收入的百分之二十四,占全县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之十一,薄荷生产生年为县乡财政提供收入二千多万元。

谢作棠精辟而有份量的介绍,博得大县考察人员的阵阵掌声。待一阵掌声停息后,主持人霍贤东干练地说:“请大县的张县长讲话,给我们太和传经送宝!”他随后将麦克风移到张道然的面前。张道然很谦和地望了下主席台上太和县方面的人员,然后说:“首先,我代表我们大县赴太和县薄荷生产考察团,向太和县委、县政府、县科委、县农委、县供销社的热情接待和刚才谢县长精彩的经验介绍,表示深深的感。同时,请谢县长、钱主任、易主任、霍主任等太和县的领导在方便的时候到我们大县去做客,我们大县位于美丽富饶的江汉平原,我们大县人民和太和人民一样,都是很好客的。说实在的,我刚才仔细听了谢县长的讲话,就是有一个体会,觉得含金量很高。我们大县和你们太和县都属农业大县,县的规模差不多,自然条件差不多,而你们的发展思路明确,工作成效明显,经济形势喜人,发展后劲夯实。我们刚才听了,一路又亲眼见了,我们在车上就有了初步的感慨,农田网化还装有喷灌,农舍四合院崭新如画。下午,我们还要去桑引、泥丘等乡镇实地考察学习薄荷生产,进一步增加感情认识,弄懂弄透薄荷生产、加工和销售的每个环节。我们回去后要把太和的经验吃深吃透,让它在我们大县大地开花结果。最后,让我们远隔千里的两个古老的农业大县,焕发现代青春,共创现代农业的新框架,为国家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