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雉消失的消息,显然在李珩的意料之中。
“知道了。”
听到禀报,李珩平淡地应了声,并没表露出什么情绪。
“殿下”谢天云见李珩答应了,没有进一步安排布置,十分忧心地停下手中佩刀,望向李珩,“此事”
李珩面色未变,不紧不慢地命令道:“继续砍。”
谢天云无奈地撇撇嘴,不敢耽搁,提起佩刀对准同一位置继续用力猛砍。
谢天云想到的问题,燕景煜自然也想到了,他看着牢中的尸体,担心地锁紧眉头。
“殿下,不管是谁杀的岳从军,恐怕都是冲你来的。”他低声对李珩道。
柳希月听了这话,先是没明白怎么回事,随即脑袋里灵光一闪,反应了过来。
岳从军的死远比她想象的复杂。
首先,岳从军是圣上钦定的平北军主将,手握平北军虎符,是平北军军营的主心骨,李珩虽有督察令,可将他关押起来查办,但真要想处置他,得传信回京,等候圣上的发落,李珩是无权自行处置他的。
而现在,岳从军在李珩的手上死了,死状还这般惨烈,追究起来,李珩的嫌疑最大。
岳从军早上和李珩起了冲突,被李珩关押后,由他的精兵把守,旁人并没有靠近他的机会,能对岳从军下手的,只有李珩一人。
若真是如此,李珩的罪责可就大了。
往小里说,是目无国法,私自谋害平北军主将,这罪名,可是要砍头的。
若是再经有心人添油加醋,连谋逆的大帽子也可能被扣上。
李珩这几年本就风头过盛,圣上担忧他的声势盖过太子,特意将他从前线调回京当差,一步步削弱他的兵权。
大家都以为是圣上心疼儿子,不忍他在边疆受苦,却不知圣上最心疼的是太子。
李珩在外人眼中再受宠,再受皇帝重视,可只要他的行为涉及到太子的利益,圣上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牺牲李珩。
虽然圣上清楚李珩并无反心,也知道李珩更愿意在沙场驰骋,不喜欢在京内被各种规矩教条约束,但太子一在他面前表现出对李珩镇守边疆的不喜,圣上立刻就下令就李珩调回京,根本不顾李珩的感受。
而且这事一旦被太子知晓,后果会更加不堪设想。
太子本就生性凉薄且多疑,以前李珩对他言听计从他尚且不能完全信任他,后来在柳希月的死上李珩又与他起了冲突,已经对他不满,现在再出现这事,太子难免会认为李珩记恨于他,为了报复他故意为之,而不会去考虑李珩是不是冤枉。
在他看来,李珩的心理无异于:你不让我查柳希月的死,我偏要查,你不让我在边疆效力,我便杀你边疆大将,你让我不好过,我便让你也不好过。
这件事,会将两人之间的裂痕拉得更大,太子对他更猜忌。
没准儿太子一个冲动,请旨让圣上严办李珩,李珩恐怕性命都难保。
而这相对于来说已经是最好的状况,毕竟是大齐国的内政,可以先将消息压下去,慢慢查,等查出凶手再押回京,虽也免不了一顿责罚,但至少能为李珩争取一线生机。
可若让玉兰国知晓,局面会更加混乱,他们很有可能趁此机会出兵攻打合源镇,因为镇北军要出兵,必须由岳从军拿虎符出面调度。
“虎符殿下现在最重要的是找出虎符。”柳希月想到这,眼睛一亮,只要找到虎符,就能够调度镇北军了,应付眼下最坏的可能性。
她瞟了眼李珩平静无波的脸,扯了扯燕景煜,悄声问:“你们缉拿岳从军的时候拿虎符没只要有了虎符,就能指挥岳从军的三员副将,万一出现军情,我们不至于太被动。”
燕景煜摇摇头,翕动嘴唇,用仅能她听到的声音道:“没有,圣上下令前,我们都没有权力拿岳从军的虎符,擅自动虎符可是掉脑袋的大罪,而且天云去打听过了,镇北军三员副将都是岳从军的心腹,今天早上王爷下令缉拿岳从军时三人就非常不满,还想抗命,若真有军情出现,他们肯定不会站在王爷这边,出面统领镇北军。”
柳希月瞪大眼,心口一阵发堵。
现在这个局面对李珩来说也太不利了
岳从军身死的消息泄露倒是小事,真要是玉兰国来袭,无人御敌,输了仗丢了城池才是大事
看来岳从军的死,不管哪种状况,对李珩来说都是致命的。
李珩自是想到了这些,但他脸上始终未现出慌乱的神色,只是安静看着岳从军的尸体。
许久之后,李珩才转脸对上柳希月满带担忧的眼。
“现在担心再多也是无用。”李珩看着柳希月,说话仍然不疾不徐,没有一丝慌乱,“先从岳从军的尸体上找线索,找出凶手,旁的,本王自会想办法。”
他静静地立在那里,即使在污脏嘈乱的营帐内,浑身上下仍散发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尊贵和疏离,宛如雪后松竹,引人瞩目。
柳希月望向他,平静的心湖宛如被丢下一粒石子,荡起一片涟漪。
分明是没有任何实质性意义的话,可不知是李珩给人的感觉太可靠,还是他的声音太沉稳,让人无端地产出一种安心的感觉。
他好像在对她做承诺,不管发生什么事,他自会顶在最前面,不管出现什么难题,他都能找到办法解决。
正如他一直做的那样。
柳希月回望向他,郑重地点点头:“嗯,不管怎样,我都会陪伴殿下左右,为殿下分忧。”
李珩看着眼前少女郑重其事的样子,突然想起曾经的柳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