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李景,李公子可在此处”门口传来一个陌生的男声。
李景一听这声音有些耳熟,脑袋一想,立刻知道来人是谁。
他连忙站起来,走出屋子,就看到门外停好几辆马车。
小二叫冯顺,他看到李景立马迎上来。
“李公子,小的把您交代的都办妥了,全都在车里放着呢,这是剩下的银钱。”冯顺说着递上了一张银票。
李景看了一眼他,心道,这冯顺倒是个办事效率快的。
”谢谢冯顺兄弟,这银钱,你拿着吧,当初说剩下的都归你,自然不会食言。”李景将银票塞到他手里。
冯顺也不矫情,收下了银钱,又说道:”李公子还有什么需要小的办的尽管吩咐,小的一直都在归家客栈,公子先清点一下物件吧。”
冯顺领着李景来到马车前,掀开帘子,示意他进去查看,李景朝冯顺拱了拱手,就上车检查起来。
冯顺把帘子放下,站在马车外。
他的手指摩挲着银票,暗暗咂舌,这个李公子真是豪爽啊。
这笔银钱对于他来说,可是大数目啊。
要是多来几位如此好爽之人,他盘下客栈,自己做掌柜的就指日可待了
李景正在马车里挨个查看,可不知道车外的小二哥有如此远大的理想。
东西都是按照他的清单买的,一路过来也都完好无损。
李景满意的走下马车,又把剩下的几辆马车查看的一番。
冯顺见李景下来,立刻上前,殷勤的说道:”李公子,您看可有缺少损坏,如果有何不妥之处,您告诉小的,小的立马重新置办。”
李景对小二很满意,归家客栈里南来北往的商户很多,他有些想买的东西锦州省未必有,但这些走商一定有,这也是他为何选择一名客栈小二帮他跑腿的原因。
一是锦州当地人,对各个铺子都熟悉。
二是南来北往的走商他总会认识一些,想要买些稀奇东西也更容易。
他们这次回来除了祭拜家人,还要去退亲。
本就是他们家出尔反尔,自然要备上一些贵重的礼物,聊表歉意。
“你办事,我放心,东西都很好,辛苦你了,我就让人把东西搬下来。”李景拍拍小二的肩膀,转身吩咐李鱼:”把箱笼抬进去。”
”是。”李鱼应诺,村长屋里听到动静的叔伯纷纷出来帮忙搬运箱笼。
箱笼并不沉,抬起来很轻松,很快就全部搬进去。
李景看了一遍,觉得没有问题,就对冯顺笑了笑:”你去忙吧,趁着天色还早,今天想来能赶回城里。”
”好嘞,李公子多加保重,告辞。”冯顺答应了一声,转身坐上领头的马车离开。
趁着几个关系比较亲近的叔伯在场,李景把他准备的谢礼一一奉上。
这几位都是当初给他凑赶路钱的。
他自然投桃报李,不敢忘恩负义。
李景心细,做事也周到,这么多年过去了,不知道几位叔伯家中有多少小辈,但送书送不会错。
其中一大箱装的都是书。
是小二在锦州市内的墨香书肆分店买的。
孩子有大有小。
所以有的是读书需要的,像四书五经。
有的则是林子华出版的连环画,专门给小孩子们看的。
村长的重孙刚刚一岁多,手里抱着李景送的连环画根本不撒手。
村长把一切看在眼里,看重孙的样子乐不可支,对李景更是赞不绝口。
“孩子你有心了。”
李景看着村长高兴的模样,脸上的笑容更灿烂:“这是小子应该的,还是要多谢当年各位长辈帮助才是,如果没有各位帮衬,小子也不会有今日。”
村长暗叹,不愧是李秀才的儿子,说话做事就是比他们这些跟土地打交道的乡下汉要强。
村长夫人收下一支银簪子,喜不自胜,对惠娘几人更加热情。
就差当祖宗供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