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稳固(1 / 2)

湖州,距离海口三四里的地方,坐落着一处处的小渔村。

渔村百姓世代靠捕鱼而生,若非大事,村里的人几乎都不出去。

但最近几年,小渔村里的人却开始一个个走出去,并带着不同的人进来了。

方大娘刚从城里回来,一进渔村,便有人同她打招呼。

“哟,方大娘你不是接孩子去了嘛,咋的就一个人回来了”

被问起孩子,方大娘一下便笑了起来,脸上露出几分炫耀之意。

她冲着那人假意不忿地摆手,“可别说了,我倒是想把孩子们给接回来,可这不是学堂夫子不让嘛那夫子非说我家大郎是个学化学的好苗子,非要留他在学堂继续学,不让他回来,大郎也是,说什么学问不到家,非要期末给我拿个什么第一,想得奖学金给我配副眼镜,你瞅瞅都这样了,我哪儿还好意思叫他回来啊”

方大娘一番看似埋怨,实则炫耀的话,叫问话的那人一下哑巴了。八壹

对方酸溜溜得看她几眼,忍不住又问,“那你家小翠呢不是说医馆不缺护士叫你家小翠回来吗咋的她也跟着回来”

方大娘抬了抬下巴,一脸的漫不经心,眼神骄傲又不屑,“是啊,医馆人手满了,是不缺护士了,但谁叫我家小翠能干好学,被隔壁医学院的大夫一下相中要带回去呢”

对方惊讶得下巴都掉了。

“什么小翠真被医学院大夫看中了”

这都什么好运气

方大娘嘴角的笑意压都压不住,也不假模假样了,直接笑得牙不见眼,“可不是,那大夫可欣赏我家小翠了,说她年纪小小的,又好学,又吃苦能干,不学医可惜了啊,所以这不就要把她带去医学院嘛就为了这事,我在医学院忙活好半天呢,你是没瞧见那学院有多大”

方大娘越说越来劲,惹得渔村周围的人都围了上来。

众人都给羡慕坏了。

“方大娘,你家孩子咋这么争气我家那几个窝囊废,真是半点用都没有。”

方大娘瞥了眼说话的妇人,不屑撇嘴,“想叫孩子争气,你倒是把孩子送去学堂,或是给他们请个师傅干活儿啊,啥都不做,就想自家孩子跟别人家孩子一样争气,做梦呢。”

这么一说,众人也想到了方大娘是如何教她家大郎小翠的了。

两年前,朝廷下令建造新式学堂,当第一所新式学堂在县城成立,渔村里的人都还对入学一事踌躇不前的时候,方大娘就已经率先把她家大郎送进了学堂。

等到后面渔村人下定决心要送孩子入学,结果就是学堂招生人数已满,只能等待来年或者第二座学堂成立。

要说大郎一个男儿,方大娘这般为他谋划打算也就罢,但小翠一个女娃,在落后封闭的小渔村,方大娘还肯送小翠出渔村,叫她去医馆跟人学习当护士,那真就是叫渔村人不解了。

但他们不解他们的,常入城听人说报纸的方大娘却是要坚定跟随太子步伐的

毕竟若没太子,渔村还是那个经常被倭贼骚扰的渔村,不说能安稳度日了,连脱贫致富都做不到。

就是因为有太子的研究院研造出了火器,渔村才能得以安宁;就是因为太子下令修路,渔村才能顺利与外界连通,各地商人才能过来收海货,卖物品;就是因为太子说要建学堂,孩子才能有识字读书的一天;就是因为

方大娘对太子的一切举措都坚信不疑。

一年前,她听了报纸,知道太子对天下妇孺都有一颗怜悯之心,知道太子希望女子也能出来干活,知道太子半点不歧视女子后,方大娘悟了。

她不是个忽视女儿的人,但重男轻女却也是有的,从前没想过女儿也能自力更生,但如今既然知道,那她就不能对着太子阳奉阴违了。

所以方大娘送自家女儿出去学艺了。

知道医馆在教人当护士,虽说学艺期间没有工钱,但好歹管饭管住所后,方大娘就送了女儿过去。

方大娘当初对儿女所做的一切,小渔村里的人是意见不一的。

有看好的,也有不看好的。

但结果如何,只看今日就能知晓。

回忆完方大娘做法的渔村众人也酸不起来了,他们只恨自己当初为何不跟着一起,手为什么就这么慢

儿子是未来家里的顶梁柱没错,但这女儿要能干了,那也不差啊

瞧瞧方大娘家的俩孩子。

这也太出息了啊

方大娘瞥众人一眼,骄傲地仰起头走了。

哼,果然人还是得多读书看报,信谁都不如信太子好使

一年不算长,对于全年只忙着稳固铺下来的基建事业的魏钰而言,真的是一点都不长。

好像眨眼就过去了。

剑眉星目的青年稳坐养心殿上首,一袭朝服还来不及换,一坐下就开始批奏章。

这个从前是父亲坐的位子,如今给了身为儿子的青年来坐,而曾经属于他的桌案,也换了个三头身的娃娃来。

陪伴了魏皇已经三十几哉的李成公公端着茶盏过来,小心翼翼地给两个怨气深重的祖宗换茶,半点声不敢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