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继”皇帝似笑非笑看过来, 眸中有着讽刺与不甘。
虽说过继是早已打算好的事情,可自己主动施舍与被逼接受,到底不同。
就在气势紧绷之时, 皇帝突然笑了起来, “哦,过继, 朕是没什么意见,只是你们一个个都那么多儿子,朕该过继哪一个呢”
这个问题顿时震住了在场所有人。
对啊, 几位王爷后知后觉意识到, 逼着皇帝过继又如何, 要是自己的儿子没被选中, 反而被其他人的捷足先登,安岂不是为他人做嫁衣。
别看几位王爷此次沆瀣一气, 早前争夺帝位的时候也是争红了眼, 彼此间都没留过情面, 也是此朝有了共同的敌人, 这才能够团结一致逼到皇帝跟前。
这会儿反应过来, 便对彼此有了防备的感觉, 生怕其他人的儿孙被选中, 占了这天大的便宜。
这种情况下, 皇帝的笑声就显得愈发的突兀与奇怪。
他心想, 可真是一群愚蠢的人啊, 可偏偏就是这么愚蠢的人有了子嗣,任凭自己当初如何受到父皇宠爱、当了皇帝又是如何的勤政爱民,一心想要做好这个皇帝,可只不能生这一条便足以抹灭所有功绩, 让自己堕入万丈深渊。
或许是被皇帝讽刺的笑给刺激了,也或许是想明白彼此之间并不能把对方怎么样,几位王爷再次站到了统一战线上。
“既然皇上没有意见,那么就从我们每一方各挑出一个孩子来吧,至于选中谁,皇上您挑一个最优秀的就行。”
这便是又将皮球踢了回来。反正他们做不了决定,索性让皇上自己选,反正总归得有一个,还能给皇帝找点不痛快,何乐而不为呢
皇帝也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眯了眯眼,他继续道“几位皇兄说的对,朕登基至今多年无子嗣,便是为了天下黎明百姓计,也应当选出一个培养,以告慰祖宗在天之灵。”
见皇帝退步,几位王爷来不及露出欣喜的神色。就对下面一句话惊住了。
“按照先祖们的意志,皇位继承人自当立嫡立长,当年父皇选择朕也是有着这层。如今朕怕是很难再有子嗣,既如此,几位皇兄就将府上的嫡长子送进宫来吧。皇位之事事关重大,几位侄子还是进宫来接手先生教导,顺便让朕好生考量一阵子方可做下决定。”
这皇帝未免太过贪心,虽然在争夺皇位的时候,对嫡长这一说嗤之以鼻,可轮到选定自己继承人的时候,几位王爷未必没有这一层考虑,既是占据天然的大义,也是为两个家族之间的平衡着想。
故而,他们对自己的嫡长子也是悉心教导,未来很有可能继承自己的衣钵。
如今皇帝一张口可以称得上是一网打尽,未来皇位继承人的位置只有一个,可要送进宫的皇子足有五六位,这其中除了能够上位的那一个之外,其他几人将来又将如何自处
几位王爷便又面临了一个艰难的抉择。
若是送嫡长子入宫去争夺皇位,那么王府的继承人就要另作考虑,而这一行为本身也剥夺了儿子继承王府的权利。要知道,皇帝的位置只有一个,得去争去抢,可王府继承人的位置却是板上钉钉的。不是谁都愿意冒险去追求一个不大可能的皇位、而放弃唾手可得的王爷位置。
而若是不送,且不说自己多年的夙愿难以得到解脱,那高高在上的皇位又有谁真的舍得放弃呢
显而易见,这是皇帝给他们挖的一个坑,并且教他们的儿孙也藏了当年他们几兄弟中东皇位的苦楚。更甚至要让他们的儿子敌于树,长与幼产生矛盾。
试想一下,若是此时嫡长子被他们送进宫,将来却没能争得皇位,回到王府之后又岂会甘心输给其他庶出、幼小的弟弟们。
至于,将儿子送进宫,不再另培养继承人也不大现实,到底是王府,未来继承人的人品、才学十分重要,平日里的人际往来。为人处事都需要一点点去学习,总不能真挑个草包。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儿子被送进宫之后,也不晓得将来何时才能出宫,几位王爷家中的嫡长子大的有个十来岁,小的则只有三两岁,这样的孩子送进宫少则十来年,多则二三十年都是可能的,这么长的时间教他们如何放心。
再者,儿子送进宫,皇帝说的好听,请大儒教养,可实际上还不是任由皇帝做主,甚至可能把他们养废,以旧日的恩怨,这些都是皇帝做得出来的,他们可不敢高看这位皇帝的善心。
所以,归根到底,儿子送进宫去争夺皇位,也就默认他失去了王府继承人的权利,这是毋庸置疑的。
当下几位王爷都拿不定主意,这不仅仅是牵涉到他们自身,更关系到休戚与共的妻子、妻子的母族、乃至整个王府的将来,必须得好好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