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清穿之熊孩子(二十六)(2 / 2)

等到妃嫔们都走了以后,慈宁宫侍疾的,就只剩下那些皇阿哥和公主们了。

太子是真心尊重太皇太后,他小的时候,是由康熙亲自照料着。康熙照料不过来的时候,就会将他交给太皇太后,他的童年,有很大一部分,也是在慈宁宫度过的。可以说,他对太皇太后的感情,是比其他皇阿哥都要深的。

正是因为如此,伺候太皇太后的时候,他都是亲力亲为的,大福晋和公主们,几乎都找不到帮忙的机会。

明华也是如此。

找不到帮忙的机会,就干脆不找。她就直接坐在太皇太后身边,念书给她听。最开始的时候,她念佛经,后来,她就念自己为太皇太后写的传记。太皇太后对这个很喜欢,总是听着听着,就会不由自主地感慨道“哪里有你写的那般睿智不过就是事赶事儿到了那份上罢了”

明华就在一边抿着唇笑“您可别妄自菲薄,大姐姐她们这两年,可都是学着您的事迹长大的。”

太皇太后笑着说了声促狭鬼,也便不会再说她了。

传记读完以后,她就拉着大公主她们,换上蒙古服,坐在太皇太后身边,给她唱悠扬的蒙古调子。

每当这个时候,太皇太后脸上就会露出向往的神色“我已经快五十年没有回家,没有看到草原了”

太后瞧着这一幕,就会哭,所以每到这个时候,她都会避开不过来。

就这么着过了二十多天,忽然有一个下午,太皇太后整个人都精神了起来。她不仅坐了起来,还兴致勃勃地叫苏麻喇姑把皇上给叫了过来。

康熙一听到慈宁宫的传话时,心里就咯噔跳了一下。他害怕呀,他害怕这是太皇太后回光返照了。

等他匆匆赶到了慈宁宫,看到了那个一脸慈爱的祖母,那颗心就不断地往下沉。

昨儿还病地起不了身呢,今儿怎么就能坐起来,言笑晏晏地和他说话了只怕太皇太后的时间,就快要到了。

鼻子一酸,他的眼泪差点就掉下来了。

可他是君王,他不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失态。

太皇太后笑着对他招了招手“玄烨,快过来陪祖母说说话。”

自打亲政以后,皇祖母就是叫他皇上了,他都多少年没听到她叫过他玄烨了,可如今在一次听到,竟然是在这样的情况下。

康熙忙忍住了泪水,急急奔到了太皇太后身边,道“皇祖母,孙儿在这儿呢。”

太皇太后将他从头打量到尾,像是怎么都看不够似得。好一会儿,她才抖了抖唇,笑着道“玄烨,皇祖母有几件事儿,想要请你去办。”

康熙握着她的手,道“皇祖母只管吩咐。”

太皇太后的眼神就变得悠远起来,她道“我身后之事特以嘱汝,太宗文皇帝梓宫安奉已久,卑不动尊,此时未便合葬,若另起茔域未免劳民动众究非合葬之义;我心恋汝父子,不忍远离,务必于遵化安厝,我心亡憾矣”

她这话有三重意思。其一,是说太宗皇太极已经去世太久了,她不想因为要和他合葬而扰动他的亡灵。其二,太宗葬在盛京,距离京城太远,把她葬过去,她觉得这未免太劳师动众,心有不安。其三、她非常喜欢顺治和康熙,喜欢康熙的孩子们,她不想在死后不久就离开他们。

这其实就是不想和皇太极合葬。

康熙不想去猜祖母这么说,是不是因为她对祖父心灰意懒到不想见到他,祖父已经过世了,他就这么一个祖母。这个祖母从小照拂着他,扶着他登上了皇位,给了他最严厉的教育,陪着他拿下了四大辅臣,和他一起熬过了三藩之乱,她给予他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多到此刻,他只想好好帮祖母完成心愿。

太皇太后说完这番话后,就期待地看着他。康熙忙点了点头,允诺道“好,皇祖母说怎么做就怎么做”

太皇太后欣慰笑了笑,又道“玄烨啊,太子是中宫嫡子,素来聪慧过人、堪当大任。如今的朝局,你自己也明白,大清虽不是四面楚歌,但也是强敌环伺,欧洲各国就虎视眈眈地看着咱们呢。你要记着,太子稳了,这朝局就稳了一半,朝局稳了,你才能腾出手来做你想做的事儿。”

康熙忍着泪点头“是,孙儿都明白的。”

说到这里,太皇太后觉得自己身上的力气已经有些不足了。她眯着眼笑了起来,道“快叫太子他们进来吧,再让我,好好看他们一眼。”

康熙就抬头去看梁九功,梁九功擦了擦眼泪,一路小跑至门口,将在门外候着的阿哥们和公主们请了进来。

太皇太后眷恋的目光从太子身上慢慢滑到最小的十三阿哥身上,然后喘着气道“小、小明华再,再给老祖宗,唱一首、一首家乡的歌”

明华的眼泪就掉了下来。她行了一礼,拉着大公主她们走到太皇太后身边,围着她唱起了曾经的蒙古长调。

太皇太后就这么,一只手拉着康熙,眼睛含笑看着公主们,慢慢失去了光彩。

当她的手从康熙手里掉落下来的时候,康熙终究还是哭得俯倒在她的床上,大喊了一声“皇祖母”

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太皇太后病逝,享年七十五岁。她死后不入皇陵,康熙在东陵附近建造了一处寝殿,将她的灵柩暂且安放于此。

与此同时,太子失去了第一个一直保护着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