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六章 只能顺意(2 / 2)

定河山 风雪云中路 1826 字 1个月前

好在朝廷以往拖欠文官俸禄,主要是折钱的俸这一块,禄米倒是不拖欠。虽说已经积欠了不少,可总数相加也不算太多。如果只偿还四品以下京官,数量相加也就是几十万贯。如今朝廷紧一紧还是掏得出的。刘昌家庭的情况,让黄琼见到了那些品级低,无实权京官的清苦。</p>

这些京官品级虽低,但却都是进士及第,今后的国之干才。生活如此清苦,也辜负了朝廷开科取士的初衷了。长期能支撑下来的,都是家世雄厚的人。那些家世不好的人,除了寻找机会外放之外,恐怕就是苦熬了。六部好不容易培养出一些人才,用不了两年就全跑光了。</p>

尤其户部、工部、刑部,这样专业性更强的有司,官员都是需要一定相应才能的。不是抓一个人,就能干得了的。你一个七品知县调到户部,官威可能是足够了。可真的懂得户部那些账本一类的东西吗?留不住真正专门人才,也难怪户部账目一团糟,几乎年年都入不敷出。</p>

现在给京官长俸禄,暂时还有些不现实。所以黄琼这段日子就在琢磨,是不是先将那些四品以下的京官,之前拖欠的俸钱偿还一部分。这样,对那些穷苦的小京官,也是一种变相的稳定人心作用。这段日子里面,黄琼是一贯钱一贯钱的算,觉得去年的秋税还能支撑得起。</p>

在暂时还无力全部偿还的情况之下,最终拿出了这么一个妥协方案。同时让户部清点国库内,历年来各国的贡品数量以及种类。同时,让户部就朝廷历年拖欠的文官俸禄,拿出一个偿还的计划,每年要偿还多少。那些人已经不在的了,但朝廷却还欠钱的官员也算在内。</p>

以往拖欠的什么烤火钱,冰钱先不算,先以拖欠的俸为主。偿还以往拖欠的俸禄,先从四品以下的京官开始。至于四品以上暂不偿还,待致仕后由朝廷一并全部补发。若是不幸在任上去世,则连同恩典钱粮一同拨付给家眷。至于外任,看政绩考核以及所任府道州县。</p>

先将穷州县开始补发,两浙、江南等富裕地区的外任官,一律暂时不做偿还。四品以下官员,比照京官例子。同时黄琼行文吏部,要求吏部对官员退休后的俸禄标准,做一个大幅度的调整。将原有退休官员,不分文武品级只要到了七十岁致仕,俸禄一律全额发放惯例。</p>

改为在任期间,京查连续五年甲等,且无贪腐事宜的,或是六十岁前主动申请致仕的,除了禄米打对折之外,其他待遇比照在任期间全额照发。连续三年乙等,六十岁申请主动致仕的,禄米打对折,俸钱则发七成。如果到七十岁才按照朝廷惯例退休的,则一律全部打对折。</p>

文官有军功者,致仕后俸禄各增加一倍,同样可以受封爵位。文官五十岁之前致仕的,则按照现行标准,在七十岁之前不发给俸禄。任期内因罪被罢官为名的,取消一切的退休待遇,到七十岁也不在发给任何的俸禄。同时根据官员品级不同,制定一个退休年龄段的梯次。</p>

一个七品的官员,你不能让他都七十多岁了,还逼他在岗位上坚持。这种官到了衙门,除了打瞌睡还能办什么差事?若是外放,搞不好目的地都没有到,就有可能死在半路上。不能不分品级,一律都无差别对待纯属扯淡。要拿出一个根据品级不同,而逐步退休的方案。</p>

黄琼在秉政的初期便发现,朝中四品以上的官员年纪偏大。尤其是二品以上官员,几乎找不到六十岁以下的。朝廷规定除了因罪罢免,或是自己主动致仕的之外,官员七十岁才可以退休。在七十岁之前退休,如果自己主动致仕的,哪怕年已经过六十九也是不给发俸禄的。</p>

使得朝中不少的官员,年纪都已经六十多了,还在那里老骥伏枥。而到了老爷子这里为了保证朝局的稳定,甚至是侍郎的官员,几乎没有一个六十岁以下的。有的一二品官员,上朝走路都一步三颤,需要人搀扶着才能走路,碍于祖宗制度还依旧占着位置不松手。</p>

如果这些官员,都有才干倒也罢了。可大部分却是老迈昏聩,除了点头什么都不会的人,有的就连话都已经说不利索。这些人占着官位,而朝中的官位却是有限的。他们不退下去,新鲜血液就补充不进来。祖宗的制度再好,可到了该调整的时候,还是应该做出调整。</p>

不过考虑到老爷子对吏部的敏感,黄琼还是让吏部阅后,将这道行文转呈送给老爷子。而在行文上,黄琼也要求吏部尚书,在此事最终定下来之后,要做到严格保密。放下手中的笔,多少有些疲惫的黄琼,端起茶碗想要喝一口的时候,却发现手中的茶碗已经空空如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