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四十五)(1 / 2)

我与长生 五十九夜 3055 字 2个月前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我与长生 书客吧”查找最新章节!

羲和无惧打仗, 换句话说,她甚至觉得这是稀松平常的事。就像是一个人躺久了, 早上起来的时候会自然的晨练伸展一样。

更不要说,她以前就是这样拼杀过来的。

曾几何时,也曾添过荣耀的伤疤。但在那次醒来后, 她就像是被强化过的白化病患者一样。

她白了,也变强了,身上再没有其余的痕迹。

如果是这样的形象和耶娘见面,她第一眼大概都认不出来了。毕竟一白遮百丑, 山野人变成了精养才有的闺秀模样,气质就有了别样的不同。

若说最初那个皮草群的部落继承人是一把利刀, 彼时的她就像是随身背着的马槊一样, 乌黑不见光色, 除了好看不见丝毫犀利凶狠。

但她并不是花瓶。

秦军前前后后的添来,拢共有五百余人。而临时被号召过来的汉军,整整算算也有八百余,都是看在霍去病的面子上来的。而剩余的两千不是当地西域, 就是道教名下的弟子。这些弟子吃苦耐劳, 肯钻研勤练武术, 后来羲和顺势开了风氏门派教些基本的。

从道教成中走出去, 就有四千人。

但这还不够, 他们面对的是常年征战, 每一人都是好战勇武有经验的匈奴大军。对方在汉国面前吃了亏, 又再次面临犹豫不定的西域小国, 自然是不会手下留情,反而摩拳擦掌的准备开刀。

也无所谓道教城是否无辜,哪怕看似与其他小国略有不同。但在绝对的实力前,这些只能是取巧的小法子,自然而然的不被放在眼里。

总而言之,道教城也算是无辜了。可身为西域国,彼此之间就算摒弃关系相助,想来他们也没有太多的战斗力。

事实上,大军出去的时候,前来的西域士兵也不过三千。这还是有几个国家感到唇寒齿亡的道理,这才这么舍得的慷慨相助。虽然在羲和看来太少,但已经是尽力而为了。

两军之间的差异太大,羲和还担忧自己人的士气唯恐太低。但是当所谓的将帅士兵们站在军队中,着装兵器各有不同,但他们的气质和神色却是一致的。可能忧虑、可能惶恐、可能想退缩。

但是身旁身后就是他们的家人们,谁能退出

就连之前在道教中来寻找所谓人生道理的迷茫者们,似乎在这里得到了短暂的洗礼和平静,再被嘹亮战歌的催促下焕然醒来。一个个勇敢的站了出来,随着誓言发声,羲和耳边全是他们振聋发聩的声音。

羲和手一挥,拼拼凑凑的一万大军走出了平静的西域,长长的队伍走到外面安营扎寨。

路上的时候霍去病表状,“先生放心,不日后就有汉军前来。”

“你有这样大面子”

不是羲和看低人,实在是刘彻上来就数年征战,再大的国家也经不起这样折腾。更何况是一个善专的皇帝,宠幸一个家族基本是政权上的手段,其中不包括大军搭救一个不回来的将军。

霍去病来比低调,实际还有许多人是不知道他的踪迹。

面对羲和讶异,霍去病也知道缘故解释,“先生莫忘了,西域与汉国也是唇亡齿寒的关系,皇上怎么容忍他这样趁机而上”

“倒也是。”

“更何况,皇上幼时读书也是学过《风礼》的。先生有难,学生岂能置之度外”

这话纯粹是拍马屁,羲和固然听,但也不是完全相信的。因此相比起来,觉得还没有前面的顺。但是人家好心说一句,羲和一笑,“借你吉言。”

所有人在外面的营帐整顿,羲和和几位西域国国王,自己霍去病赵风等人开会。

人虽然是自己的多,但是各方面自己还是比不上了解,想着皇帝一般是指点江山等人来出主意,羲和也是偷懒的坐在一旁听。

然后听得她耳朵疼。

军中战前议事,羲和早已经经历无数,也曾多次举荐站出,亦或者主过方向等。但那已经是她成功名就之后,有人请着她来。再加上彼时格外讲究周礼,羲和张口基本上没有人辩驳。即便是有,直言直语的他们也用很巧妙的方式建议。总而言之,明面上大家是皆大欢喜的,谁都不会起内讧牢骚。

再后来人心各有不同,但羲和也不愿意沾碰这些关系,相比起诸夏国家和朝廷风云,她更在意手上赚了几个钱,亦或者今天吃了什么肉。

羲和是很怕麻烦的人,对于这种繁琐的会议就不太喜欢了,当即她的手指在几上敲了敲,“这么说来,你们是各有自己的盘算了”

“兹事体大,自然要商谈清楚。”

“然后你们继续说个不停,直到匈奴大军直接过来把你们都杀了”

羲和冷嘲一声,指着霍去病道,“你打仗还可以,对敌方和地势也知道一些,你说说”

霍去病闻言起身,当仁不让的开始讲解敌我双方的优劣,以及合适的对阵方式。

他们杂兵相对,虽然都不是弱者,但要完全配合的打赢这对于他们而言十分艰险。匈奴就像是百年前祖祖辈辈都在北方的秦军,骁勇善战,也熟悉地况,几乎没什么弱处。

但秦军与他们是旧恨,汉军是新仇,西域小国也是备受折磨,他们的了解也不亚于此。有霍去病开了头,随之赵风等人轮流言语,羲和一一点头记下之后有了盘算。绝世唐门 fo</p>

<strong></strong>